首页

东北女王调奴

时间:2025-05-30 01:35:44 作者:(走进中国乡村)甘肃临夏牛产业探索文创伴手礼 延伸链条“闯”世界 浏览量:89797

  中新社甘肃临夏5月29日电 题:甘肃临夏牛产业探索文创伴手礼 延伸链条“闯”世界

  作者 闫姣 艾庆龙 张婧

  牛肉精细分割制成伴手礼,废弃牛骨变为特色艺术摆件,用小型牛雕塑组建牛文化展示区……在“无牛羊不成家”的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,对牛产业的深耕探索堪称极致,系列产品畅销世界各地。

5月28日,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新集镇杨坪村的养牛场。曹学忠 摄

  “从单纯养殖到全产业链发展,我们不断探索产业升级路径。目前,已形成养殖、精细分割、有机肥加工、餐饮等四大板块。”在位于临夏县新集镇杨坪村的养殖场,甘肃旭昊集团负责人杨旭林29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。

  在牛肉分割车间,牛被精细分割为多个部位,骨头按牛肋排、龙骨、脖骨分类,搭配牛腩、牛脖等推出不同价位的礼品套餐。“我们研发的‘旭昊牛宴’系列包含从4人到16人不同规格套餐,满足多样市场需求。”杨旭林说。

  杨旭林坦言,其祖辈养牛采用粗放式放养。而今,牛产业成为“主业”,村子及周边村民对其养护更为科学精细。“牛喝的是雪山融水,吃的是添加了适量中成药、中草药的绿色无污染的饲草料。不仅要为母牛进行产后保健,还分阶段科学饲养小牛,精细化管理贯穿养殖全过程。”

5月28日,甘肃临夏县,航拍标准化养殖场。曹学忠 摄

  在该企业现代化养牛场内,电子大屏实时监控牛群的动态。养殖场技术员曹剑波介绍说,为培育优质肉牛,他们采用与传统养殖截然不同的科技化手段。通过与甘肃省农业科学院、甘肃农业大学专家团队合作,采用人工授精技术,确保犊牛品质,“经过检验,我们养殖的肉牛肉质鲜嫩程度优于普通品种。”

  在牛产业链延伸上,临夏县还将目光投向文创领域。来自辽宁的雕刻师张志伟被聘请至当地,将牛骨转化为艺术品。“牛骨雕刻受材料限制,需结合其厚度和特性设计,拼接工序比玉石、象牙雕刻更为复杂。”他介绍说,其设计的牛骨雕刻作品融入当地牡丹元素,经取料、漂白、设计、裁剪、拼接等20多道工序制作而成,为牛产业链增添文化附加值。

  张志伟称,其设计涵盖临夏本土文化符号的伴手礼、骨瓷礼、家具装饰、乐器配件、文玩把件、生活器皿等骨雕系列产品,年产各类骨雕艺术品2万多件,实现牛骨“变废为宝”。

  牛产业成为当地支柱产业,牛元素也千变万化融入当地日常生活。比如,用“牛”字设计而成的小花园,用小型牛雕塑组建而成的牛文化展示区,以及在旅游景区的牛摆件等。

  临夏县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过渡带,是古丝路南道重要节点。2024年,该县牛存栏达到13.25万头,系列产品在海外市场销售额达2.07亿元人民币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(经济观察)中国多省开年聚焦民营经济发展

其中,一鸣食品11连板,双塔食品、惠发食品、熊猫乳品、永辉超市、中百集团竞价涨停,朱老六、骑士乳业、品渥食品等多股高开超10%。

三峡库区重庆涪陵再现平湖美景

2012年广东之行结束后不久,十八届中央政治局举行第二次集体学习,主题就是“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”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。没有改革开放,就没有中国的今天,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。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。”

山东青岛:中国唯一一台自走式地枪施肥机登台亮相

8.1%。新动能产业快速发展。先进制造业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.1%、13.0%,其中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长16.3%,航空、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20.9%。高技术产品产量较快增长,新能源汽车、智能手机、集成电路、工业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25.7%、23.4%、31.1%、37.6%。

夺命“洗罐”:危化车司机死亡背后的槽罐清洗乱象

今年前7个月新疆旅游亮点纷呈。入境旅游大幅增长,客源国集中于亚洲国家和邻国,哈萨克斯坦、马来西亚、泰国位列前三入境客源国。疆外游客持续攀升,客源地主要集中于川渝、江浙、珠三角地区和部分援疆省市,四川、河南、江苏、广东、山东排名前五。重点景区不断升温,全疆668家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游人如织,喀什古城景区、赛里木湖景区、喀纳斯景区接待游客人次靠前。客源市场多元化趋势明显,冰雪游、避暑游、自驾游、研学游、低空游等特色业态快速发展。

北京将聚焦“数理化生”开展前瞻性研究 推动基础研究领先发展

禅宗文化历来被学者们认为是我国佛教中国化过程中,文化融合最为深入的一派。空灵清新的佛教寺院是远离世俗的地方,也是世俗离不开的地方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